官方熱線
400-999-2278
對於企業出海這個話題,結合筆者前段時間參與的一些調研,最近有不少感悟,大致羅列如下:
1.中國企業出海輸出內容的層次明顯提高
改革開放後中國企業出海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波始於1990年代(此前有些國企在海外設立代表處,更多是行使某些國家職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業行為),主要形式是以溫州商人為代表的批發商、零售商,到發展中國家銷售服裝、日用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無論從輸出內容、還是輸出目的地看,都是參與最底層的全球化。
第二波以2004年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為代表,標誌著中國進入大舉資本出海的階段,從2004年到2016年,中國企業海外併購金額累計達4300多億美元,收購了富豪、先正達、三洋、摩托羅拉等諸多知名企業,中國企業通過併購有效提升了自己的技術研發水準和海外市場網路,開始有力量參與高層次的全球化。
第三階段是2017年至今以中國創造、創意為引領的全球化。這一時期中國企業在新能源汽車、PC、智慧手機等領域產生了大量在市場佔有率、研發創新等居於世界前列的品牌,他們通過在海外自主構建生產供應鏈和銷售體系,成功實現國際化運營。中國製造不再是低劣廉價的代稱,反而在海外年輕消費者心目中,逐漸成為時尚、高價性比的代表。
另外,在服務業領域,中國以微信、移動支付、希音、Tiktok及網路遊戲為代表的產品,也在海外獲得較大市場,這種能在生活方式、文化軟實力層面產生影響的出海,更代表中國企業走出去水準的提高。
中國企業出海的三個階段反映了中國產業競爭力的提升過程,每個階段的代表性企業、商幫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2.出海熱背後反映了民企在國內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
”出海“這個話題,自從2023年經濟社會運行恢復正常以後,異常火爆,幾乎周邊做企業的、做投資的朋友,人人都在談出海,就像前幾年大家都在談互聯網。筆者認為這個現象背後有喜有憂。
喜者,反映了上段所講的中國企業今非昔比,所以我們才有底氣談出海,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萬帆競發、奔赴五洲,這是中國企業逐漸走向成熟,中國人巨大朝氣精氣神的體現,歷史上只有19世紀的英國,20世紀的美國有這種恢弘的景象。
憂者,現在企業都在謀劃出海,相當大程度是因為國內發展遇到了困難,消費市場萎縮,投資到處有壁壘,增長遇到堅固的天花板了,不得不出海找出路。尤其是我們可以發現,以前出海的主力是大型國企和民企,這波以中小民營企業居多,出海是一個高度挑戰性的行為,對中小企業來說風險尤其大,如果國內市場仍舊能維持可觀增長的話,他們不至於陡然去“卷”出海,這背後反映了他們面臨的現實生存壓力,不得不開拓國外市場以彌補國內市場的增長不足。
所以,我們的政府不僅應該對企業出海做好服務助力作用,更需要對過去做一個反思,在破除民企歧視待遇,增加民營企業安全,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消費力等方面有實招。
如果這個情況不改變,那麼會導致持久的資本流失,國內經濟形成負迴圈,今年的社融在下降,而企業海外直接投資在高速增長就是個很好的說明。國際上典型的例子是1990年以後的日本,因為國內經濟低迷,資本外流速度陡然加大,過去三十年日本企業海外淨資產從74萬億日元增加到471萬億日元(3.1萬億美元),幾乎等於日本GDP,如果這些資本留在國內,會產生失去的30年嗎?
3.提高企業出海能力迫在眉睫
雖然我國對外投資量保持快速增長,但是投資收益率不高,據統計,我國的海外投資總收益率僅在2%左右,很多年份甚至是負收益,而外資在中國收益率在6%左右,二者差距很大。這當然跟過去央企投資項目數額大、虧損多有關,但是總體反映了出海企業業績平平的多,成功的少。
即便是最近的一輪企業出海,雖然層次變高、規模變大,但是同樣也是不順暢。比如,有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因為盲目擴張,導致產品積壓嚴重,一度上了很多西方主流報刊的頭版;有的車企沒有深入瞭解當地消費文化,一年在歐洲銷量不足3000台;有的因合規問題,海外投資遇到巨大風險。
另外,出海中的盲從、跟風、內卷也很嚴重。比如,周圍有出海意願的產業、金融界朋友,幾乎人人都在卷中東、迪拜,不是去迪拜考察,就是要在那裡設分支機搆。中東當然是個新興的市場,但是迪拜-沙特經濟圈人口不到6000萬人,間接影響範圍也不過一兩億人,即便是增長再快,也容納不了這麼多中國產品和資本。
所以,我們不能把出海難都歸結為政治摩擦,企業自身能力也是關鍵。不過也有一些企業在過去20年做得很好,現在我們已經誕生了聯想(3168億)、華為(2318億)、吉利(1804億)、美的(1509億)、海爾(1367億)等海外營收都達到千億級的企業,很多人把他們的成功歸結為趕上好時代,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他們在管理、合規、市場開拓、研發等方面都有過人之處,筆者忘年交秦朔先生最近出了本書,名字就叫《出海》,讀者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來讀一讀。
4. 出海必然不可能繞開歐美發達世界
現在隨著中國與西方經濟關係變差,中國企業在西方發達世界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多,很多人認為中國企業繼續向歐美出海,是一種不正確行為,既然他們對我們不友好,我們何必上竿子,只跟對我們友好的第三世界國家做生意好了。這種觀點是否正確呢?
筆者前不久參訪了某著名新能源車企,其創始人一句坦誠的話,讓筆者感觸很深,他說:“一個企業只有打開歐美市場,才算真正打開國際市場,當今的全球市場是三分天下,歐盟、美國、中國或東亞各占30%,其他國家加起來不過占10%”。
對於企業出海,筆者認為有深海和淺海之分,西方發達世界是深海,第三世界是淺海。發展中國家對企業初期國際化很有用,但是只聚焦於發展中國家市場,停留在低水準國際化,不可能成長為世界一流企業,不能有價值鏈、供應鏈地位的根本提升。
對於大企業而言,終歸只有進入歐美市場,才有可能真正成為全球一流企業。仍以聯想為例,它之所以成為全球市場佔有率最高的PC品牌,並不單純靠中國或發展中國家市場,它在全球五大市場(中國、亞太、歐洲中東、北美、拉美)中,除了北美位列第三,其他均列第一。
所以,中國企業出海,不可能繞開藍海,到發達世界投資經營不是政治不正確,反而是真正有助於提高中國產業競爭力。至於如何才能在藍海區域站住腳,考驗企業管理者的眼光、認識高度、管理能力,也考驗國家的外交能力。
5.企業的民族性和全球性的問題
中國企業要想在全球化中站住腳,必須在企業文化、管理架構、輸出的產品和服務上,尊重全球主流價值,也只有在尊重全球主流價值情況下,再輸出中國的文明元素,才有可能被外國消費者所接受。
這次研討會上,筆者聽到的最感動的是觀點是,楊元慶先生說,中國企業出海,不是為了征服某個市場,而要想著為當地創造價值,共用發展紅利,他尤其是提到了“企業公民”的概念;以及龍永圖先生說,我們企業走出去,很重要一點就是要尊重多元的文化,進行文化整合和文化交融,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筆者為中國的企業家、官員有這樣高度的認識感到自豪。
所以,中國企業出海,必須在治理模式和運營上達到一個全球性企業的高度,這個高度某種程度決定了你商業的廣度,在全球市場上的接納程度。現在對於出海,網路上有更強調民族品牌的“華為模式”和全球性優先的“聯想模式”之爭,兩種模式都有其獨特價值和貢獻,但是筆者認為“華為模式”更適用于華為本身,並不是任何企業都可以借鑒學習(當然華為採取這種模式,也是應對國際局勢變化的一種策略,我們可以理解),而“聯想模式”更具普遍性意義,我們看抖音、小米、吉利等在出海過程中,採用的路徑都很相似。
6. 國內需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政治環境,才能支持企業更高品質地出海
企業在海外經營本質是是國家影響力的延伸,如果一個國家在海外不受歡迎,那麼它的企業也很難受到歡迎。中國企業在21世紀初能夠走出去,得益於中國加入WTO,得益于成功的外交,現在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規模更大,自然地要求為此創造更友好的氣氛。和平年代,評判外交工作成就的最關鍵標準之一,就是能否為中國投資和貿易架設橋樑,因為這兩者是拓展中國國家利益的最重要途徑。
另外,現在網路民族主義越來越激烈,很多網路意見領袖充當審判官,用純粹外行的標準,來評判一個企業在全球的經營行為是否是愛國。甚至在他們的話語體系中,有一份不言而喻的名單,界定了哪些企業是“愛國企業”,哪些是“漢奸企業”。事實證明,這些做法已經嚴重干擾了企業的正常經營,所以,政府一定要嚴厲制裁網路極端民族主義,防止外行充當企業的政治裁判官。
更根本來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其在國際上的文化、價值人設,決定了企業和產品在國際上的人設。像日本產品在海外這麼受歡迎,跟二戰後日本成功的文化形象塑造有關,而某些國家因為國際形象不好,其公司海外經營,也就很難獲得大家認可。所以,我國社會如果變得更包容性、親和力、有朝氣活力,讓我們的文化在國際社會的接納度變得更高,對於中國企業走出去會產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筆者想談一談全球化的前景問題
最近經常有人問:全球化是不是一個短暫插曲?是不是一群人不切合實際的理想?川普如果再度當選美國總統,是不是意味著全球化將要走向終結?全球化的分工體系會不會斷裂,以後分別形成美國、中國及數個地方強國各自主導的生產-貿易-金融體系?
事實上,我們可以發現,最近六、七年,逆全球化、中美脫鉤雖然雷聲滾滾,但是雨點小。美貿易戰開始以來,中美貿易額仍舊在增長,今年突破7000億美元已經成為定局;美國試圖製造業回歸,重塑供應鏈的結果也有限,製造業占GDP從11.3%下降到2022年的10.3%,製造業工人數量僅僅增加了約50萬,在美國1.5億勞動力中是微不足道的;全球貿易總額依然從34.7萬億美元增加到47.2萬億美元。
因此,我們要客觀分析逆全球化潮流的真正歷史影響力。逆全球化的聲音,更似過去全球化中失落者中的抗議,並且他們綁架了政治價值,讓反全球化成為一種政治正確。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掌握全球主流資源的商界、知識界精英,多數還是在支持全球化的,全球化的動力依然比阻力要大,只不過這種動力現在沉潛於喧囂的表像後面。
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本質上符合人類共同得的利益,人類所獲得的福祉,從來沒有一個時期超過過去三十年,這種發展的加速,第一動力就是全球化。如果重塑全球供應鏈,全球的經濟運行成本會極大提高,有人估算僅工業品價格至少增加30%以上。任何反對全球化的人,可以列舉出全球化多少害處,但是迄今為止,他們並不能提供一個比全球化更不壞、並且可行的替代方案。
所以,我們仍舊應該對全球化有信心,參與全球化會有很多風險,但是不參與會有更多的風險,正所謂“不出海、便出局”,對企業如是,對國家也如是。
來源:阜成門六號院,作者:BJ王明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