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中文繁体
  • 中文简体
  • 行業動態

    2024年中國出口創新高:東南亞貢獻最大,對美出口改善最多

    发布时间:2025-01-15 作者:

    2024年最後一個月的外貿“成績”表現可圈可點,出口增速大幅沖高,進口同比時隔兩個月重回正增長。全年來看,雖然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貿易保護主義等不利因素存在,但我國出口總額依然創歷史新高,出口區域也呈多元化發展。

    “搶出口”推高12月出口增速

    按美元計,12月出口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上月大幅提升4.0個百分點,遠超市場預期的7.1%。分析人士指出,對美“搶出口”是12月出口增速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對介面新聞表示,伴隨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就職日期臨近,2025年我國外部經貿環境變數加大,促使一些企業提前出口。對美國和東盟的出口大幅增多,均是“搶出口”效應的集中體現。

    從主要出口地區看,12月,我國對美出口增速的提升程度在主要經濟體中居於首位。海關資料顯示,2024年12月,我國前三大出口市場分別是東南亞聯盟、美國、歐洲聯盟。其中,對東盟出口同比增長18.9%,增速較上月加快4個百分點;對美國出口增長15.6%,增速比上月大幅加快7.6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增長8.8%,較上月放緩了1.6個百分點。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表示,12月對美國的出口增速進一步加速,這進一步證明了“搶出口”的現象。特朗普的上臺為2025年中美雙邊貿易增添了不確定性,鑒於關稅威脅,預計近期中國出口增長將繼續保持強勁。

    此外,從主要出口產品看,12月,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2.1%,增速較上月加快4.2個百分點,紡織紗線、服裝鞋靴產品出口同比增長9.2%,增速較上月提高4.0個百分點,鋼材出口同比增長11.8%,增速比上月大幅加快9.2個百分點。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指出,這些商品均屬於上一輪中美貿易摩擦被重點加征關稅的行業,從側面體現相關行業對貿易摩擦升級的擔憂。

    2024年出口金額創歷史新高

    2024年全年,中國出口金額同比增長5.9%至3.58萬億美元,出口增速比上年提高10.5個百分點,出口總值超過2022年創歷史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2024年中國出口恢復既和外需回暖、全球貿易增速加快相關,又受到半導體週期上行的支撐。

    馮琳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資料顯示,在經歷了2023年的低迷後,2024年全球貿易增速由上年的0.8%升至3.1%。中國是全球頭號貨物貿易大國,全球貿易提速必然帶動我國外貿走高。其次,2024年全球電子行業處於上行週期,對我國外貿拉動效應明顯,全年我國積體電路出口量和出口金額分別大幅增長11.6%和17.4%。

    海通證券分析師梁中華也表示,去年出口表現偏強,很大程度上與外需有韌性有關。2024年美國經濟表現偏強,尤其是近期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回升;而東南亞經濟體平均製造業PMI指數也持續穩定在50%的景氣線附近,為中國外需提供了較大的助力。

    出口的超預期表現也支持了我國經濟總量的增長。華泰證券指出,12月貿易順差錄得1048億美元,同比增加301億美元,由此,四季度貨物貿易順差從三季度的362億美元擴大至983億美元,估計其對四季度名義GDP的貢獻或從三季度的0.8個百分點提升至2個百分點,考慮到四季度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價格同比錄得-5.3%,四季度貨物淨出口對實際GDP的貢獻可能更高。

    出口地區呈現多元化

    2024年,中國前十大出口市場分別是:東盟、歐盟、美國、中國香港、拉丁美洲、非洲、日本、韓國、印度、俄羅斯。

    2024年,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增長了12.0%,遠超整體5.9%的增長水準,結合其體量來看,東南亞是2024年中國出口增長的最大驅動力。

    陸挺指出,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為2025年中國和東盟貿易增添了不確定性。“如果特朗普決定通過第三國解決中美之間的出口轉道問題,這一點尤其相關。根據我們之前的估計,2023年通過東盟的轉道出口總額達到820億美元。”陸挺說。

    從增速來看,除非洲、俄羅斯外,中國對主要交易夥伴出口增速均較上年有所回升。其中,對美國出口增速較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對東南亞出口增速較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進口時隔兩個月重回正增長

    12月,進口金額同比增長1%,較上月上升4.9個百分點,標誌著10月以來進口同比首次實現正增長,也是近半年來進口增速首次回升。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方面得益於內需穩步改善,另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同比增速回升,對進口的拖累有所收窄。

    “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宏觀政策的表態更為積極,對市場信心有所提振,加之前期出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進一步顯效,以及各地為完成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而在年底前發力穩增長,年底進口需求有所改善。同時,近期出口偏強,12月出口額同比增速回升至兩位數,也會對出口加工環節進口需求產生拉動。”馮琳說。

    她還表示,受基數走低影響,12月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同比有所改善——當月RJ-CRB商品價格指數月均值同比增長9.7%,增速較上月加快6.9個百分點。這反映出,價格因素對12月進口額同比表現或也產生一定積極拉動。不過,12月進口增速依然處於偏低水準,主要原因仍是當前國內需求整體不足。

    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指出,分產品看,12月進口數量增速環比提高的品種由上月的3種增加至12種。其中,食用植物油、幹鮮瓜果及堅果等消費品進口數量增速回升幅度較大,這既有春節臨近,國內消費品需求增加的影響,也顯示出國內需在溫和恢復。

    另外,伍超明還表示,12月,銅礦砂、鐵礦砂、鋼材等建材商品進口數量增速出現了明顯回升,這一方面有低基數的影響,但也反映出國內需求尤其是基建投資有回暖跡象。

    2025年出口有望錄得溫和增長

    展望2025年,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外部環境尤其是特朗普貿易政策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但考慮到我國出口產品的性價比優勢以及出口市場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今年出口仍有望錄得溫和增長。

    浙商證券指出,當前中美價格走勢有明顯分化,體現“外熱內冷”的特徵。回顧歷史,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面臨高通脹的背景下,日本生產的汽車、傢俱家電、影音設備等領域的產品依賴性價比優勢大幅搶佔美國市場。在海外消費降級和企業降本的大背景下,中國出口品的性價比優勢愈發顯著。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2025年外需最大的風險來自於特朗普關稅以及全球貿易碎片化加劇,考慮到美國通脹面臨一定壓力,預計中美貿易摩擦會相對溫和。整體上,企業“搶出口”和潛在的貿易摩擦或形成對沖,2025年基準情形下出口增速為2.1%。

    伍超明預計,2025年全年出口約增長0-2%,呈現前高後低走勢。利好的因素包括:全球央行降息降低資金成本與全球製造業需求回升,對全球商品貿易量形成支撐;價格因素短期對出口增速的拖累作用有望緩解。不利的因素主要在於外貿環境不確定性上升,不過國內“搶出口”已啟動,部分出口需求前置將對短期出口增速形成一定支撐,隨著特朗普關稅影響逐漸顯現,下半年出口承壓會更加明顯。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劉濤預計,在基準情形下,即美國對華加征20%左右的關稅,疊加少數發達國家追隨美國採取貿易保護措施,預計今年出口增速將降至1%。

    馮琳也表示,今年我國出口仍有可能保持小幅正增長,整體出口增速將達到1.0%左右。

     

    來源:介面新聞


    上一篇:穩外貿穩外資擴消費 商務高品質發展推動經濟回升向好 下一篇:展望2025 | 跨境電商十大發展趨勢,未來的風口行業
  • 天逸财金科技服务(武汉)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2196号    鄂ICP备: 12009823号-4;鄂ICP备: 12009823号-5;鄂ICP备: 12009823号-6   技术支持:爱牛网络
  • 留言板

     

    填寫內容注意事項或者其他提示

    官方熱線

    400-999-2278

    掃碼關注天逸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