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中文繁体
  • 中文简体
  • 行業動態

    中企“出海”新趋势、机遇及挑战

    发布时间:2024-08-21 作者:

    本文整理自《汇贤论商第六期:“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企业 “走出去”经历了几个阶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企业“出海”增多,以到欧美并购为主;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企业投资开始往东南亚、拉美、非洲等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拓展;2015-2016年企业出海全面开花;2016年海外并购浪潮过后,政府加强了对海外并购的监管,包括出台各种海外投资法规、提高国央企海外并购规范性要求,支持更高质量的海外扩张,2020年开始受各种因素影响,海外投资逐渐进入低谷,鉴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需求和转型需要,加之疫情管控放开后国际交流大幅增加,中企海外布局的步伐再次提速。

    当前可以说是一个重塑的过程。具体来看,当前企业“出海”有这几个变化。

    一是原来以投资为主,一般来说投资全周期包括投融管退四个环节,也就是投资、融资、管理和退出。以往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大多数考虑的,都是如何通过海外投资进行业务拓展以及带动国内业务,现在企业也开始考虑退出,是一个从投资到投资与退出并举的过程,侧面反映中国企业也更加成熟理性,会综合考虑资金利用有效性、业务整体布局、协同效应价值等,积极动态调整投资组合。

    二是以前多为直接收购公司或项目,在2016年海外投资高峰时期,海外并购交易金额接近千亿美元,绿地投资不到200亿美元;2016年后并购交易金额逐渐下降,而绿地投资增多,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海外并购的交易金额:如2023年绿地投资270亿美元,并购交易150亿美元。并购方面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同时也面临外部的压力。之前我们很多卖方项目,在探讨投资人清单的时候,卖方都会要求加入中国投资人,主要是因为中国投资人对海外投资的积极性,以及考虑到协同价值后报价很有竞争力。但近几年,尤其是疫情后,很多海外卖方会尽量避免接触中国买家,主要担心之一就是中国买家能否走到最后,通过外商投资审查。但绿地投资中,企业通过投资建厂将产业链、供应链延伸到海外,同时也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十分受东道国的欢迎,相对来讲限制较小。

    三是区域变化,以前是欧美为主,大部分是对成熟企业的技术、产品和业务的并购,这几年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区域热度更高,由产品“出海”向服务、业务“出海”转变,以技术和产品换市场。

    最后是参与主体的变化,以前以央企为主,最近上市公司民企、地方国企参与增多,中小型民营企业逐渐活跃,通过设立海外分公司、投资设厂、境外合资和并购等多元化模式,推动跨洲多点布局。

    中国企业“出海”仍有诸多机遇。

    中国企业当前“出海”重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例如东南亚区域占据地理优势,离中国很近,人口较多,消费市场潜力大,且生产成本较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带动中企将供应链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制造业、新能源相关产业的投资布局,同时也在大力发展电商及数字经济、仓储货运、零售领域的业务机会;中东海湾国家在疫情后时代成为投资热点,其石油经济转型策略及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利好,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高GDP和年轻化的人口结构为这些国家创造出新兴的消费市场,中资企业除了投资新能源外,也在积极跟踪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投资机遇;非洲及拉美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建、能源和矿产合作将继续;而墨西哥凭借其庞大的消费市场、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在北美的区位优势,也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前去投资建厂,有望成为新一轮绿地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投资目的地没有投资机遇。以欧洲为例,虽然过去几年,受欧洲国家政府加大了对 “敏感行业领域”外资收并购审查的影响,中企在欧洲的收并购活动大幅度减少。但在欧盟积极推动绿色转型的背景下,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及其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国企业将通过绿地投资,逐步将研发、生产和售后都更靠近欧洲消费者市场。

    在看到这些趋势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中国企业海外布局的过程中,涉及诸多环节,从初步设想、战略规划到具体执行,从落地实施到稳定运营,每一步都需要深思熟虑和精细化管理。我们观察到中资企业“出海”在规划、执行和落地运营阶段主要面临几大挑战,在这里也都一一列出,与大家交流分享。

    从外部环境上看,大家均面临全球经济下行、海外融资利率高、汇率波动大的问题,同时当前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不同国家对外资审查的态度不一,对不同形式进入市场的投资人欢迎度不一,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出海”投资决策以及落地运营。

    另外,很多新兴市场如东南亚、非洲、拉美等,融资环境相对不成熟,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较小,证券市场流动性不足,给企业走出海外带来了一系列融资挑战。过往中资企业更多依赖中资的金融机构,目前用人民币融资的利率跟海外融资相比也更有优势,但很多项目投资期长,如何在长期投资中平衡利率因素、汇率影响,是很多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建议除中资金融机构外,企业也积极寻求与国际银行、区域性金融机构及一些政策性银行建立关系,探讨更加国际化、市场化的融资方案以及更多元的汇率、利率对冲产品,以提高项目回报率,降低资金风险。

    除了外部影响外,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核心挑战是,“出海”目的不明确导致的目的地选择、以及市场进入策略的决策摇摆。在规划企业“出海”时,首先要回答一系列问题,“出海”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开拓市场,获取技术,降低成本还是联动国内业务?业务目的和财务目标该如何确定?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应在何时、何地“出海”? “出海”目的地的宏观情况和竞争环境怎么样?上下游规划,供应商筛选和客户订单是否落实?应以何种业务形式“出海”?是否完善考虑了税务、法律风险及退出机制?考虑好“出海”的目的和定位后,下一个问题是通过何种方式来进入市场?通常来讲“出海”模式包括目标国销售渠道的合作如总代理、授权,直接从零开始投资设厂,也就是我们讲的绿地投资,收购本地公司,或者与本地生产企业、渠道商组建合资公司。这些问题需要充分的思考和调研,结合自身企业和产品优劣势来进行选择。

    确定好“出海”的目的和市场进入策略后,接下来企业需要尽快全面熟悉海外政策及投资环境。企业在投资前需要对目标国的各种政策进行详尽调研,如当地对于不同行业的补贴和激励政策及稳定性,市场监管框架,关税等贸易政策,市场准入壁垒,外国投资审批政策等等。比如很多投资人都在积极投资东南亚新能源市场,但各国新能源项目开发均涉及政府许可,包括投资许可、环境许可、并网许可等,许可过程可能会受到当地政策、法规、审批程序的复杂性以及对外国投资者的态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中国投资人的投资决策。对于投资目的地的政策及监管环境,一方面中国企业需要提前熟悉当地政策与法规差异,通过官方报告、权威媒体、中介机构等渠道,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在落地运营的过程中,也可以主动与行业协会、商会等建立联系,保持紧密沟通,通过不同渠道积极向政府反馈行业需求,参与政策讨论和制定。

    接下来是供应链稳定的挑战。以新能源企业为例,我国的新能源产业链完整,技术更迭快,成本低,部分企业在海外投资设厂会把国内的相关产品运输出去,新能源设备体积大、重量重,运输过程中也可能面临关贸风险,导致新能源项目进度延误,增加项目成本,影响企业效益。除了基于产能规划,提前安排好供应链事项外,也可以鼓励上游企业以团体形式“出海”,拓展本地采购,并构建国际化采购能力,或者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实现供应链的本土化。海外落地运营中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的洞察及产品组合规划、全球化管理、人才管理等方面。在并购和合资模式下,企业需要与合作方共同经营管理,如果投资前期未能妥善制定合资协议或公司章程,未能明确梳理议事规则和管理条件,都可能导致当地管理层与总部沟通不畅,或合作方在战略和运营中出现僵局;另外,本地化的管理和运营,尤其是派遣员工与当地员工的融合沟通,也会对投资的成功产生重大影响。很多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多元化和保护本地就业,都会有本地员工保护制度,如巴西、沙特等,鼓励企业招聘时优先考虑本地员工。在沙特市场,企业不仅需要满足“沙化率”的硬性要求,还需关注其可能产生的非规律变动。这些变动可能涉及本地化内容的调整、购买力转向本地产品和服务的引导措施等。因此,进入沙特市场的企业必须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动态,以确保业务运营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对于合规、ESG以及数据安全领域,中国企业也需要予以重视。之前我们经常碰到在国际投标项目中,竞争对手或NGO等借助合规事项、ESG履行等,制造舆论压力,让中国企业处于不利地位。确实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中资合规管理领域遇到的问题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合规意识薄弱、合规文化缺失、合规机构缺设、合规人才缺乏以及合规激励不足和违规处罚不力等方面。同时各国对ESG、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应提前规划并做相应投资,加强合规管理并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来源:汇贤论商

    上一篇:上海新规:发展跨境金融和离岸金融业务,推进境内外支付机构合作 下一篇:越南与中国签署14份合作文件,开启双边关系新篇章
  • 天逸财金科技服务(武汉)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2196号    鄂ICP备: 12009823号-4;鄂ICP备: 12009823号-5;鄂ICP备: 12009823号-6   技术支持:爱牛网络
  • 留言板

     

    填寫內容注意事項或者其他提示

    官方熱線

    400-999-2278

    掃碼關注天逸集團